庄子(二) 逍遥游
二月 23, 2022
我有一个问题。
关于逍遥游的前半部分是我我们高中曾经学过的知识,描绘了“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的人生的理想境界,要求人与万物为一的状态。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逍遥游的后半段关于惠子和庄子对于“材用”的辩论引起了我的思考。
“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这段话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都有一种避世而不入的思想在里面。所谓“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的意思貌似就是告诉惠子,如果一个人在世人的眼中本身就没有什么本领,那么就可以免除世事的困苦,不必奔波劳碌。这是否就是在劝诫人们多为“无用之人”呢?如果天下人人如此,是否会导致进取的思想逐渐消失?
当然,今天发生了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军事活动。当然这其中有非常复杂的历史原因,我今天一整天也都在了解北约以及俄罗斯西部地区历史以来的遗留问题。我看到了一篇评价说的很中肯: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这句话是韩非子中说的,理解起来也非常地容易。
三个通用方法来理解经典文献:
- 文字训诂和义理辨析相结合
- 学思结合
- 阅读经典和人生境界相结合
《庄子》文章的两种模式,先讲寓言,再讲卮言;另外一种是反过来。
变化。其中变代表量变,化代表质变。
旋立旋破,随说随扫。知小而不自小,知大而不自大。要永远不能以自己为中心。
庄子逍遥吗?符合自己的志向生活着,就是一种逍遥。
无待,乘正御变。
查看评论